微水泥地面凭借无缝整体的高级感,成了极简风装修的 “顶流”。但很多人装完才发现:这地面太 “娇贵”,稍不注意就留划痕、渗污渍!其实问题出在养护方式 —— 常规的清洁养护方法,对微水泥根本不适用。今天就揭秘微水泥地面的 “反常规养护” 技巧,让你的地面历久弥新~
刚施工完的微水泥,就像刚出炉的面包,需要 “慢慢冷却”。很多人觉得开窗通风干得快,其实大错特错!强烈的气流会让表面水分蒸发过快,导致地面开裂、起砂。正确做法是:关闭门窗,让其自然阴干 7-10 天,期间保持室内温度在 15-25℃,湿度 50%-60%。
装修后的微水泥地面会残留粉尘,有人直接用清水拖地,结果粉尘和水混合成泥浆,渗进微水泥的毛细孔里,干了之后形成难以去除的灰痕。正确操作是:先用吸尘器吸净浮尘,再用干燥的微纤维布擦拭,顽固污渍用硬毛刷轻刷,全程不沾水。
微水泥完全固化需要 28 天,这期间地面硬度还没达到最佳状态。提前摆放家具,尤其是带尖锐边角的桌椅,很容易压出凹痕。建议在地面铺一层厚纸板或防尘布,28 天后再搬家具,且搬运时要轻抬轻放,避免拖拽。
微水泥有细微的孔隙,长期用自来水拖地,水中的矿物质会沉积在孔隙里,形成白花花的水渍。正确的清洁组合是:中性清洁剂(如 pH 值 7-8 的石材专用清洁剂)+ 软化水(或煮沸冷却后的水)。比例为 1 升水加 5 毫升清洁剂,用拧干的拖布擦拭,之后再用清水擦一遍,最后用干布吸干水分。
咖啡渍、油渍滴在地上,很多人习惯等干完再擦,这对微水泥来说是 “致命伤”!液体渗入孔隙后,会留下永久性污渍。正确步骤是:先用干纸巾吸干表面液体(别来回擦,避免扩大污染范围),再用蘸了中性清洁剂的布按压污渍处,最后用清水擦净并吸干。
硬毛拖把的纤维会在地面留下细微划痕,时间长了表面会失去光泽,变得灰蒙蒙的。建议用超细纤维拖布,质地柔软且吸附力强,既能清洁灰尘,又不会损伤表面。每周还可以用微湿的布做一次 “抛光”:顺着一个方向擦拭,让表面更光滑。
微水泥地面的 “天敌” 是水分和油污,定期做密封养护能在表面形成保护膜。别用传统地板蜡(会让地面变滑,还容易积灰),选微水泥专用的渗透型密封剂,每 3-6 个月涂一次。操作方法:用干净的布蘸取密封剂,均匀涂抹在地面,静置 15 分钟后,用干布擦去多余的密封剂,24 小时内别踩。
鞋底带入的砂砾是微水泥的 “刮花利器”。在入户门和阳台门处放双层地垫:外层用粗纤维地垫(如椰壳纤维)刮掉鞋底的大颗粒,内层用柔软的地垫(如棉质)吸收水分和细沙。这样能大大减少砂砾对地面的磨损。
桌椅、沙发腿直接接触地面,移动时容易造成划痕。给家具腿套上硅胶保护套(别用塑料套,容易打滑),厚度选 5 毫米以上的,既能缓冲压力,又能减少摩擦。尤其是餐椅,每天使用频率高,这一步千万别省。
如果地面有浅浅的划痕,别慌!挤一点无颗粒的牙膏在划痕处,用软布蘸水顺时针轻轻打磨,5-10 分钟后擦净,划痕会明显变浅。原理是牙膏的细微颗粒能填补划痕,同时起到抛光作用。
咖啡、红酒等深色液体渗色后,可用 3% 的双氧水涂抹在污渍处,然后用保鲜膜覆盖,避免水分蒸发,静置 24 小时后揭开,用清水擦净。双氧水的氧化性能淡化色素,但操作时要戴手套,避免接触皮肤。
如果地面出现大面积起砂、磨损,自己处理效果有限,建议联系施工方,用同批次的微水泥进行局部补浆,之后重新做密封养护。虽然麻烦,但能让地面恢复如初,比整体翻新省钱多了。
了解更多装修资讯,关注装帮帮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