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业主眼中,颜色只是家中的一个装饰,满足视觉需求的设计罢了,但其实,小小的色彩包含的能量是巨大的,设计师经常会通过颜色去修正户型缺陷,比如让小户型看起来更大,大户型显的不那么空旷等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几个运用颜色的实用技巧,供大家参考学习。
1、户型面积小可以刷“后退色”
“后退色”,指的是明度高、冷色相的颜色,比如灰色、浅蓝、浅绿等,用这些装饰墙壁后,就会让墙壁拥有后退感,有种墙面离自己更远的视觉错觉,那么自然的就不会显得空间拥挤狭小了。
并且,后退感不局限于用乳胶漆装饰墙面,一些冷调的窗帘、装饰画也可以有这样的效果。
2、小户型家具要用“收缩色”
小户型中的家具要多用收缩色,指明度低、冷色相的颜色,比如蓝色、紫色这些,在视觉上可以有效的“减小”自己的体积,那么相对的,就要少用膨胀色,指明度高、暖色相的颜色,比如橙红、亮黄等,它们的颜色仿佛具有高温一般,在小户型当中格外显眼,显的空间既拥挤又燥热。
3、层高低可以用“下坠色”
如果觉得自家的层高过低有压迫感,或者吊顶以及吊灯用了过于华丽的设计,那么就可以靠下坠色将视觉重点下移,我们要保持天花板为浅色,然后地面与家具用较深一些的色彩,拉开地面与天花板的视觉距离。
那么对应的,如果觉得自家的层高过高,比如复式别墅,那么就可以在天花板上涂刷下坠色,让视觉距离变小,不至于显的空旷。
4、用色彩去应对过强、过弱的自然采光
如果觉得自家的某个空间明亮度过高或者过低,就可以用色彩进行调整明暗程度。如果房间光线不好,那么就多用浅色的墙漆,或者用一些高反射率的材料,比如玻璃、瓷砖等,让房间看起来干净利落。
而如果是朝西的屋子,日光直射的时间长,那么就可以多用深色的墙漆,以及反射率低的材料,比如地板、棉麻等。